随着《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标准》(GB/T50500-2024)的发布,我国工程造价行业正式迈入“市场化”的新阶段。新清单打破传统定额依赖,要求工程造价的确定应采用市场定价方式,客观体现实际投入与市场对价两者之间的合理关系。同时,发挥工程造价在投资决策、设计等前期阶段的作用,加强计价质量,加强合同管理,提升风险管控能力,实现以“估算控制概算,概算控制预算,预算控制结算”的全过程的造价管理,提升工程造价管理水平。
在此背景下,如何发挥数据要素的关键作用,建设单位如何合理确定最高投标限价,全面掌控全过程造价?施工企业如何实现竞争性报价?已经成为建筑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命题。
难点一|市场化定价难
新清单要求下,工程量清单、最高投标限价、投标报价的编制依据又发生变化,需要造价人员持续提升市场定价能力。企业要逐步积累自己的数据,发挥数据的关键要素作用,而且要关注行业的数据,相互验证,形成合理定价及竞争性报价。
广联达利用AI技术,打通工具和行业数据、企业数据,提供多元化计价依据,实现新清单要求下的市场询价、合理定价。
在编制最高投标限价、投标报价过程中,借助工具+数据实现了近百万行业清单级价格数据的便捷调用。
覆盖本地用户常用清单数据的前90%,清单1:3覆盖率>90%。
新清单发布一个月内提供匹配新清单标准的同类型工程数据参考,及时满足新清单数据需求。
难点二|编制质量提升难
新清单实施后,招投标双方应充分考虑计量计价风险和责任划分,提升招投标文件的编制质量。
传统情况下,企业通过三级复核提升编制质量。三级复核需逐一检查清单完整性、工程量逻辑、组价合理性等维度,编制人员需对清单列项、工程量、组价、人材机调价、取费进行全面自检,耗时长且人工检查存在遗漏等隐性风险。编制人员在完成自己负责的专业部分编制后,针对清单列项、工程量、组价、人材机调价、取费进行全面自检;项目经理、业务副总,抽查量价费部分,并针对各种维度的指标(单方造价、费用占比、单方含量等)进行检查。
广联达利用AI技术,打通云计价工具、指标神器和行业数据、企业数据,提供多元化计价依据,实现内外部数据赋能多维度分析造价合理性。
一、汇总行业专家经验形成质控规则,利用大数据智能算法,保障编制文件的完整性、合理性。
二、利用大数据智能算法识别潜在风险,无需配模板,工程编制完成即可完成指标计算,同时支持调用指标网数据进行指标审核,直接给出问题和根因,指标审核结果更直观,保障计价文件的完整性、合理性。
难点三|标书质量失控,投标风险高
以智能化手段替代传统人工检查,全面降低投标风险,提升标书质量,是备受企业关注的中标攻略,而广联达“计价+清标”通过编查改一体化的功能,帮助企业轻松应对复杂招标要求。
全面响应招标文件实质性要求,深入报价规律性,提升报价合规性;实质性响应招标文件要求,深入限价检查,多维度、多基准、全流程判断报价合理性;评判投标文件的合理合规性:引用企业数据库、历史项目数据,多维度分析报价合理性。
智能识别全国暗标规则,智能敏感词识别,实现内容样式智能检查。基于内容样式检查,可灵活选择修复内容,一键优化格式问题、一键去水印&超链接,快速完成高质量标书优化,实现技术标查改一体化。
支持Word、PDF(含扫描件),阅读一次即可总览多文档相似内容,减少重复对比时间,避免内容遗漏。
造价工具数据一体化的独特价值
“造价工具数据一体化”为建设单位甲方提供多元化数据源,帮助企业实现合理定价,提高项目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,降低项目风险,并保障招标合规,节省招采成本。
编制投标标书与投标自检无缝衔接一键清标,快速精准实现符合性检查,快速分析潜在风险,识别不平衡报价清单,辅助合理化报价,结合模拟打分,辅助报价决策。
通过丰富的行业数据提升咨询服务的准确性、全面性,以强大的数据力增强客户信任度和满意度,为咨询机构赢得更多业务机会。
从工具赋能到生态重构
随着技术的持续升级,造价工具、数据将逐步向“智能化”和“场景化”延伸,向"实时动态定价"升级,它们将不再是孤立的个体,更是全流程的“智能助手”。从招投标到施工结算,从成本控制到风险预判,工具数据一体化将让造价管理更精准、更高效,真正为建筑企业降本增效提供有力支撑而是建筑产业的核心枢纽,并驱动全链条的价值协同。也许,广联达“造价工具数据一体化”就是那把通往未来的钥匙。